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称为固定资产减值。这里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这里的处置费用包括与固定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如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固定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
①固定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②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固定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o
③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回报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④有证据表明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⑤固定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⑥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固定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固定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损失)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⑦其他表明固定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如果由于该固定资产存在上述迹象,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固定资产的账面金额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将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计人员应当采取特定措施审査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
①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进行有关会计资料的核对。核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报表数、总账数与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如不符,应查明原因,作审计记录并进行审计调整。
③审査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认定标准是否正确。
④检査资产组的认定是否恰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是否充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⑤计算本期期末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期末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期初该比率比较,分析固定资产的质量状况。
⑥审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是否正确。当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审计人员应审査其正确性。
⑦审查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是否正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审计人员应审查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是否符合上述规定。
⑧检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如果企业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A 当期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金额;
B 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如果发生重大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还应当说明导致重大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以及当期确认的重大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
如果被审计单位是上市公司,其财务报表附注中通常还应分项列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增减变动情况以及计提的原因。
财务审计中审査固定资产减值情况
不会办理《财务审计报告》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代办。联系电话:15589211512